文/文心好晴天身心診所 紀岱均醫師
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有哪些?多久會好?本文將介紹交感、副交感神經神經失調的原因,並用1分鐘檢測帶您了解有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後也說明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測試方法、自救與治療管道。
一、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為何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身心健康?
(一)自律神經是什麼?如何影響身體運作?
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又可稱為自主神經系統,它遍布全身,如同身體的一個隱形指揮官,透過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2 大系統,協調與控制我們的呼吸、排汗、消化等多項生理活動。
自律神經是全自動調節的系統,不受大腦意識的控制,卻容易受到情緒、作息與飲食影響,並分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
- 交感神經系統:當我們面臨壓力、緊張或興奮等刺激時,交感神經會被啟動。促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血糖上升與瞳孔放大等反應,讓大腦專注度與警覺度提高,以幫助我們應對突發狀況。
- 副交感神經系統:當我們忙碌一整天後需要休息時,副交感神經的啟動讓心跳速率下降、血壓降低、呼吸速率放緩、並加強消化系統收縮與分泌的功能,幫助我們的身體進入放鬆、安逸及舒適的狀態。
(二)交感神經失調、副交感神經失調會怎樣?
如果將我們的身體想像成一台精密的機器,那麼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就像是這台機器裡的油門與煞車,它們相互協調,維持著身體的平衡。然而,當兩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就像油門與煞車同時踩下或失靈,身體就會出現紊亂的現象,就會導致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調,便是我們所稱的「自律神經失調」。
現代人生活繁忙,經常面臨高強度的壓力,導致交感神經長時間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就像油門一直被踩著,身體始終處於緊繃狀態。相對地,負責讓我們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也難以發揮作用,如同煞車失靈了一樣。
長期處於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態下,身體會發出各種求救訊號,如心悸、失眠、消化不良,甚至與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有關。若不加以處理,這些問題可能會持續惡化,對我們的健康造成長遠影響。
二、自律神經失調 5 大原因與症狀一覽!
(一)5 大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成因
自律神經失調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種成因相互影響。以下我們列出 5 大常見原因,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原因 1:壓力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工作壓力大,若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下,將使交感神經持續活躍,導致副交感神經難以發揮作用,長期下來會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
除了工作壓力,家庭關係的變化、社交關係的緊張或生活中的突發變故等,也可能觸發交感神經過度活化。
原因 2:生活作息不規律
根據衛福部屏東醫院資料指出,熬夜、睡眠不足及作息不正常的生活習慣,會擾亂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
原因 3:疾病因素
糖尿病、帕金森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等疾病,也可能影響神經細胞的健康和功能。根據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全球資訊網的資料顯示,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自主神經的病變,甚至引發性功能障礙、消化功能異常、小便困難等問題。
原因 4:消化道微生物失衡
《MDPI》期刊有關腸道微生物群與神經系統的研究指出,腸道菌叢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當腸道菌叢失衡時,會破壞腸腦軸的平衡,讓自律神經的調節功能受影響。
原因 5:荷爾蒙失調
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皮質醇等內分泌系統的激素,與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聯。當這些激素分泌失衡,可能干擾自律神經的調節機制,進而影響身體的平衡狀態。
(二)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總整理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多變,不僅影響心理狀態,也可能影響身體的各個系統。像是有些人會感到頭皮發麻、肩頸僵硬、呼吸困難;有些人則可能會半夜醒來心跳加快、手麻腳麻、焦慮不安。每個人的症狀表現各有不同,以下列出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分類 |
症狀表現 |
身體不適 | 身體發熱、發麻、漂浮感、肩頸痠痛、容易疲倦 |
感官異常 | 頭暈、頭皮發麻、眼睛疲勞、口乾舌燥、味覺異常、耳鳴 |
心理與情緒 | 心神不寧、心浮氣躁、焦慮不安、易怒、情緒不穩定、記憶力變差、性慾改變 |
睡眠困擾 | 睡眠問題(失眠、淺眠等) |
內在機能 | 胸悶、呼吸困難、心跳異常、噁心、反胃、頻尿 |
三、自律神經失調 1 分鐘自我檢測與 5 大測試方式一次看!
(一)1 分鐘檢測自律神經失調
若您經常覺得身體不適,並懷疑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下方我們整理 1 份自律神經失調自我檢測表,您可參考進行初步評估:
是 | 否 | 常見症狀 |
睡眠問題(經常難以入睡、淺眠、嗜睡或精神不濟)。 | ||
容易感到焦慮、緊張、心煩,常常靜不下心。 | ||
頭暈、頭痛、耳鳴。 | ||
心悸、胸悶或呼吸困難。 | ||
喉嚨緊縮、喉嚨異物感、胃食道逆流、胃脹、胃痛、腹瀉或便秘等消化系統不適。 | ||
頻尿。 | ||
性慾減低。 | ||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或皮膚發炎難以恢復。 | ||
身體疼痛卻找不到原因。 |
如果您在評估過後吻合的症狀數量多,覺得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建議您尋求專業協助。
(二)自律神經失調 5 大檢測方式
1. 自律神經線上檢測表
這是最簡單也最容易上手的方式,例如可以透過上方問卷檢視自己是否同時出現:焦慮、心悸、手腳冰冷、頭痛、眼乾、喉嚨異物感、胸悶等反覆不明症狀。
當出現症狀的部位遍布全身、或反覆發作時,就可能與自律神經有關。
2. 良導絡測量
這是一種藉由生物電子導電度測量皮膚反應,觀察血液循環情況的測試法。原理是自律神經負責調節血流,如果自律神經正常、血液循環良好的皮膚導電度會較高,反之如果自律神經失調,導電度則會下降。
檢測時會測量身體 24 個特定位點,若數值異常(如低於 40 或高於 110),可能代表該區域循環不佳或神經失調。
3. 疼痛按壓測試
醫師也可能會用手指按壓特定身體部位(如太陽穴、耳後、胸口、腹部等),比較左右兩側的壓痛感是否有明顯差異。
若某一側特別疼痛、毫無疼痛感,或多處壓痛程度不一,可能顯示自律神經平衡異常。
4. 心率變異數(HRV)檢查
HRV 是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檢查法,透過 5 分鐘心電圖紀錄心跳間的變化,藉此分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與平衡狀態。
HRV 值越低,表示心跳變化越小、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性較高。然而,在身心科診斷準則中,大部分仍是根據個案主觀報告的症狀為依據,此檢測報告雖非必須,但仍可輔助醫師診斷或作為治療前後比較的參考。
5. 智慧裝置與 APP 檢測
現在許多手機應用程式與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錶、脈搏血氧計)也能偵測心跳變異、壓力水平與活動紀錄,如果這些指標出現異常,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
智慧裝置雖然不具診斷功能,但可作為長期追蹤自律神經變化的輔助工具。
四、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7 大日常自救方法全攻略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透過一些生活上的調整,可以獲得改善。以下提供 7 項實用的方法:
1. 呼吸訓練與冥想
腹式呼吸、冥想或肌肉放鬆練習,能有效活化副交感神經,抑制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透過腹式呼吸,我們可將更多的氧氣送達身體各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刺激迷走神經,達到舒緩身心的效果。而冥想則能幫助我們大腦額葉區域的 alpha(α)及 theta(θ)活性增強,減少雜念,降低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的分泌,進而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生理不適。
2. 規律運動
當我們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交感神經系統會變得活躍,而副交感神經活性則會下降。然而,長期規律運動能提升身體在休息狀態下的副交感神經活性,同時降低交感神經的活躍程度。運動也有助於降低血壓、血糖,並改善睡眠品質。
此外,運動還能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Endorphins),這種天然的止痛劑和情緒提升劑,有助於改善情緒,減輕壓力。
3. 飲食管理
飲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與情緒息息相關,均衡飲食能提供大腦充足的營養,有助於穩定情緒,提高專注力。反之,高糖、高脂飲食容易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引起情緒起伏、焦慮不安等問題。因此,為了保持身心健康,我們應盡量避免攝取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辛辣食物等。
進食除了補充營養外,同時也有刺激腸道蠕動、活化自律神經的功能。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建議保持規律的三餐習慣,正餐間應有適當的間隔,並避免睡前 3 個小時內吃東西。
4. 重視時間管理
當我們無法有效地規劃和利用時間時,容易產生挫折感、壓力感,甚至導致身心俱疲、提不起勁。因此,建立規律的作息,放慢生活步調,給予自己充足的休息時間,對於維持身心健康很重要。
如果腦海中總是浮現許多代辦事項,建議可以用紙筆將它們寫下,將想法「外部化」或「可視化」,這樣能減少煩惱,幫助大腦專注於當下的活動。
5. 尋求紓壓管道
在現代社會中,壓力無所不在,建議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如聽音樂、閱讀、瑜伽等,透過這些方式,幫助緩解心理壓力,改善情緒,提高生活品質。
6. 保持彈性的觀點
生活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若我們遇到問題時,一直沉浸在消極的思維模式中,將會限制我們的成長空間。培養彈性的心態,能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具備適應能力,並開拓更廣闊的視野。
7. 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除了調整心態外,如果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嚴重,已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及早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
五、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吃藥有用嗎?
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可前往身心科、精神科、神經內科或家醫科的醫療協助,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與非藥物 2 大類。
不少患者在面對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時,常常會感到困惑或猶豫:到底該看哪一科?需要吃藥嗎?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又或者會擔心:「我是不是真的生病了,還是只是太累了?」這些疑問與焦慮,其實都是很常見的情況。
實際看診醫師會依據個別狀況評估,選擇是否需要短期使用藥物幫助身心穩定,同時也會建議搭配非藥物治療,例如:規律作息、運動、放鬆訓練、心理諮商或壓力管理等方式,讓身體與神經系統逐步恢復平衡。
藥物治療:階段性治療,穩定身心
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治療,通常分為 3 個階段,以逐步穩定患者的身心狀態。
- 急性期:透過 β- 阻斷劑、抗焦慮藥物、抗憂鬱藥物等,緩解患者的焦慮、失眠等急性症狀,協助患者重返穩定的生活步調。然而,大多數抗憂鬱藥物在服用後約 2 週才開始見效,完全發揮效果通常需要 4 至 6 週,甚至 12 週。若經 2 至 4 週後仍未見改善,可與醫生討論,調整治療計畫。
- 緩解期:當症狀獲得初步控制後,醫師會逐步調整藥物劑量或簡化藥物,以維持治療效果,同時降低副作用,讓患者的身心狀態漸趨穩定。
- 保養期:當症狀穩定後,醫師會與患者共同評估長期用藥的必要性,並提供生活調整建議,以降低復發風險。
非藥物治療:多元輔助,提升療效
- 心理諮商:透過正念冥想、認知行為治療等心理介入方式,協助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的情緒反應模式,並學習有效的壓力調適技巧。
- 生理回饋治療:透過儀器監測生理訊號,將即時數據回饋給患者,使其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態。患者可藉此進行舒壓及呼吸訓練,進一步自主調節心率、呼吸、肌肉張力等生理反應,從而達到放鬆身心、改善症狀的效果。
- 腦刺激治療:如經顱磁刺激(TMS)和微電流刺激(CES)等,能精準地作用於大腦特定區域,調節異常的神經活動,進而改善情緒、睡眠和注意力等問題。
六、自律神經失調多久會好?自律神經失調常見 QA
Q1:自律神經失調要治療多久?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時間因人而異,會受到病況嚴重程度、患者配合度、治療方式、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需要約 3 至 9 個月時間。
Q2:吃自律神經的藥會有副作用嗎?
不一定。就像服用一般藥物一樣,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不一定都會出現副作用。不過,若有副作用,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可能會引起頭暈或消化不適。臨床上,醫師通常會從低劑量開始用藥,並根據患者的適應情況調整劑量。
Q3:自律神經失調會自己好嗎?不治療會怎樣?
自律神經失調較難自行恢復,自律神經失調不僅涉及生理機制的失衡,更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雖然輕微的症狀可能隨著培養健康生活習慣而逐漸緩解,但若症狀嚴重卻未接受積極治療,長期下來可能對生活品質產生深遠的影響。
根據三軍總醫院資料指出,自律神經功能失調與多種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等,有著密切的關聯。若長期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可能增加罹患某些精神疾病的風險。
Q4:自律神經失調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嗎?
很多人在症狀的折磨下,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會死嗎?」的擔憂。其實自律神經失調本身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長期未處理、症狀持續惡化,可能間接增加健康風險。
當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心臟、呼吸、消化、睡眠與免疫等系統功能異常,有可能提高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或是伴隨焦慮、憂鬱、免疫力下降,讓整體健康走下坡。
Q5:自律神經失調會復發嗎?
有可能,每個人的自律神經失調的復發機率不同,取決於失調原因是否解除,例如長期壓力、慢性病、生活作息不規律、心理創傷等。
若未針對主因進行調整,即使症狀緩解也可能再度復發,因此持續調養與定期檢視狀態非常重要。
七、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推薦:讓好晴天身心診所助您回歸健康
正確的專業評估至關重要,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及影響因人而異,治療方案必須針對每位患者的身心狀況量身設計,在好晴天身心診所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專業評估的重要性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及影響因人而異,患者受苦於多樣不同的症狀,如焦慮、失眠、頭暈、耳鳴、心跳加速、消化不良等。在到身心科就醫前,患者可能已經在不同的專科就醫並接受各種檢查,但結果通常未發現明顯的病理問題。然而,這些身體症狀卻持續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品質,讓患者感到不安與痛苦。
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涉及日常作息、飲食習慣、心理壓力、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此病症有時與心理疾病密切相關,如焦慮症或憂鬱症,因此進行全面的心理精神評估同樣很重要。
除了詳細問診外,也可考慮接受心率變異率(HRV)檢測,可以更加客觀地評估患者自律神經的活性以及壓力指數,為後續的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多元及個別化治療
根據每位患者的症狀和病程不同,治療方式也應因應個別的需求來進行調整。例如,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改變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可能就可改善病情;而對於症狀較嚴重或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亦可考慮其他非藥物的生理治療,例如經顱磁刺激治療(TMS)、微電流刺激治療(CES)、光生物調節治療(tPBM)等。
好晴天身心診所的專業團隊致力於為每位患者量身訂製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除了醫師的臨床診斷,還會根據患者的需求,結合心理師、藥師及護理師等多方面的專業力量,共同提供一個全面且多元的治療方案。這樣的綜合性治療能針對患者的身心狀況進行全方位調整,幫助恢復身心的平衡。
好晴天提醒您:
如果您發現自己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請不要拖延,盡早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專業的治療和建議能幫助您走出困境,迎接一個更加健康和有活力的生活。我們的專業團隊將與您一同面對這些挑戰,幫助您改善生活品質,並最終重獲健康。
好晴天陪你走出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