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晴天身心診所 鄭晴 院長
TMS(重複經顱磁刺激)為目前廣泛應用於 憂鬱症 等精神疾病的非藥物治療選項。但每位個案的反應不同,什麼因素會影響治療成效?
好晴天 TMS 小組分析了 513 位在本院接受 TMS 治療的個案數據,以科學方式探索治療效果的影響因子,協助大家更理性了解這項治療的潛力與限制。
一、主要結論:年齡、性別、憂鬱症嚴重度都不是決定因素
- 治療效果與年齡、性別、憂鬱症嚴重度無關。
- 治療次數可能是重要因子,施打次數增加,理論上進步幅度也可能越大。
- 嚴重憂鬱症的個案,並不代表治療效果較差。
(一)分析1:線性回歸結果
我們透過線性回歸 (linear regression) 模型探討憂鬱症量表改善幅度與以下因子的關聯:
- 治療前憂鬱症嚴重度
- 年齡
- 性別
- 治療次數
結果發現:
- 年齡、性別與嚴重度皆無顯著影響
- 治療次數雖無統計顯著性,但顯示「次數越多,進步幅度越大」的趨勢
(二)分析2:依憂鬱症嚴重度分組比較
我們將個案依治療前憂鬱症分數分為:
- 輕度(8%)
- 中度(19%)
- 重度(69%)
三組在完成療程後的進步幅度差異,經卡方檢定(Chi-Squared Test)顯示 無統計上顯著差異。
這代表:
即使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若體質與反應度良好,仍有機會獲得明顯改善。
二、臨床意涵:治療反應與「體質」與「介入策略」有關
我們觀察到,TMS 的效果並不單純由嚴重度或年齡決定。療效可能更多來自於神經體質與治療參數設計,例如施打部位、頻率與整體治療策略的搭配。
三、延伸閱讀與預約
👉點此諮詢預約 TMS 療程,我們將有專業人員為您協助
四、總結:用數據支持你的選擇
我們相信,好的治療應該建立在數據與臨床經驗的整合之上。這次療效分析,不僅提供醫療團隊改善治療策略的依據,也希望能幫助更多對 TMS 有興趣的朋友,做出更清楚的判斷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