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想先透過克里斯多福諾蘭所導的《全面啟動 Inception》這部電影為開頭,再跟大家聊聊催眠是什麼?在電影中,我們看見Cobb是如何將向種子般的信念種植在Fischer,透過一層又一層的夢境,有策略性地讓這顆種子慢慢長大,對Fischer產生巨大影響。 Fischer父親一直對他很殘忍,死前最後一句話是「我很失望……」。這些都是客觀事實,電影直到最後都沒有改變這個事實,唯一改變的是,Fischer重新講了關於父親的故事,這故事是他講給自己聽的,讓童年感受到的父愛,從此刻再次延續下去。
後來Fischer決定將父親的企業解散,是因為看見鎖在保險櫃的遺囑是一隻紙風車。在這裡我們知道,植入種子(催眠)不是斬釘截鐵的一句話,而是循著Fischer的成長脈絡,在潛意識的旅程中隨時調整。
最後,他說:「父親希望我走出自己的道路,我決定解散企業。」夢境工作完成,Fischer也獲得療癒,也許他能創造下一個屬於Fischer自己的企業。因此,對你的潛意識來說,真實發生的和你講述的故事之間沒有區別。若我們能以適當的方式(如催眠)傳遞信息,無論事實如何,潛意識會自己搭建舞台,我們就在舞台演戲著,就好像是真的一樣,演什麼故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相信,而這相信會驅使我們前進或解決困擾。
催眠治療(Hypnotherapy)是一種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通過引導個案進入高度專注與放鬆的狀態,幫助他們與內在的潛意識溝通,以解決心理困擾或促進自我成長。這種治療方式並非如電影中所描繪的「被催眠後喪失控制」,而是一種安全且科學的心理治療技術。
催眠是一種自然發生的心理狀態,類似於日常生活中的放空、冥想。許多臨床研究證明,催眠能幫助個案調節情緒、減輕焦慮、管理壓力、克服成癮行為,甚至緩解慢性疼痛。
催眠可以解決哪些症狀或現象? 臨床上,催眠大多可用來減輕情緒、疼痛困擾,但非完全消除,可幫助的症狀及現象如下:壓力、戒菸、減重、疼痛管理、憂鬱、焦慮、睡眠改善、目標設定、人際關係、自我控制、創傷經驗等等。
催眠治療適合對心理治療有開放心態,願意探索自身潛意識的個案。然而,每個人的催眠敏感度不同,有些人較容易進入催眠狀態,而有些人則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催眠治療並非靈丹妙藥,但它是一種有力量的心理工具,可以幫助個案有效調整狀態,發揮自身的心理資源。
催眠治療是由專業心理師來進行,過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心理師會先深入了解個案的困擾、治療期待、生活背景與過往經驗,以評估催眠治療是否適合個案,並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礎。
心理師運用語音引導、深呼吸練習或視覺化技巧,讓個案逐步進入深度放鬆且高度專注的意識狀態,為下一階段的治療做好準備。
個案在催眠狀態中接受心理師的暗示,引導其探索潛意識,修復內在歷程,重新詮釋過往經驗,以達到症狀改善。
治療結束時,心理師會緩和地引導個案回復清醒狀態,並與個案一同回顧催眠中的感受與體驗,協助其將治療過程的成果落實到日常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催眠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工具,可能可以幫助個案改善情緒、改變行為模式、緩解疼痛、促進個人成長等。透過催眠,我們也許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釋放內在潛能。
如果你對催眠治療感興趣,建議尋求受過專業培訓的催眠治療師,確保獲得安全的治療體驗。好晴天有不同學派背景的心理師,均接受過傳統催眠、艾瑞克森學派等的催眠訓練 ,能提供更全面的協助。
診所由醫學中心級主治醫師及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