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一位年輕個案的真實經歷,描述他如何從國中時期的重度憂鬱走入穩定的大學生生活,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共同介入,逐步改善情緒,並建立起規律就診與健康生活的習慣。
國中時期的憂鬱徵兆
這位個案從國中起便出現明顯的憂鬱症狀,包括精神遲滯、對生活失去興趣與自殺意念等。在外院治療一段時間後,成效不彰,後轉至本診所治療。
診所治療與病程發展
起初採用藥物治療為主,逐步加入心理治療,情緒狀況逐漸改善。中途曾出現情緒高漲與過度活躍的情形,經醫師判斷為輕躁症傾向,藥物治療隨之調整。
穩定治療中的情緒波動
個案的病程呈現反覆性,穩定時可調降藥量,波動時則須加強藥物干預。透過持續心理治療與醫師追蹤,目前已建立起穩定的回診與服藥習慣。
大學生生活與自我建立
目前就讀大學三年級,學業表現良好,也開始參與社團、建立人際關係並交了女朋友。從當初病識感不足、幾近住院,到現在主動配合治療,是一段真實而堅定的復原之路。
從低谷走向健康生活
這段旅程證明,即使在青少年時期就被情緒障礙困擾,只要持續接受專業治療與支持,就能逐步邁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上故事已取得當事人同意,並為保護個人隱私進行適度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