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Information
醫療資訊
2025 / 03 / 31
強迫症

強迫症:症狀、成因與治療方法

內容目錄

文/中科好晴天身心診所 陳怡穎醫師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健康障礙,特徵是個體出現反覆且不受控制的強迫思維(obsessions)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s)。這些症狀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

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思維

強迫思維是指持續且侵入性的想法、影像或衝動,這些內容通常令人感到焦慮或不安。常見的強迫思維包括:

  • 過度擔心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 對污染或疾病的恐懼
  • 對秩序、對稱或完美的極端需求
  • 出現不適當的性或暴力想法

強迫行為

為了減輕強迫思維引起的焦慮,個體可能重複執行某些行為或心理活動,稱為強迫行為。常見的強迫行為包括:

  • 反覆洗手或清潔物品
  • 反覆檢查門鎖、爐具或電器
  • 按照特定順序排列物品或執行儀式性行為
  • 不斷尋求他人保證或確認
  • 重複計數、祈禱或默念特定詞語

這些行為通常耗費大量時間(每日花費一小時以上),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干擾或造成明顯的壓力、社交、職業功能上的損害。而年輕的孩子可能無法明白說明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的目的,或者不覺得這是不合理的。

強迫症症狀

強迫症的成因

強迫症的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瞭,但研究指出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生理因素

強迫症的神經病理機轉仍在研究中,目前認為可能與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的異常有關;也很可能涉及多個腦區與神經傳導迴路的互動,例如皮質-紋狀體-視丘-皮質迴路(CSTC circuits)的過度活化──包括眶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 OFC)、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等。

遺傳因素

有強迫症家族史的人,其罹患該疾病的風險可能較高,顯示遺傳可能在其中扮演角色。

心理與環境因素

個性特質(如完美主義)、過去經驗、生活壓力事件等,可能增加強迫症的發病風險。

強迫症的診斷

診斷強迫症通常需要由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進行評估,可能使用標準化的問卷或訪談工具。診斷標準通常包括:

  • 存在強迫思維和/或強迫行為。
  • 這些症狀耗費大量時間(如每天超過一小時)。
  • 症狀對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交功能造成顯著干擾。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

強迫症的治療通常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兩者結合。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被廣泛認為是治療強迫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暴露與反應預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技術尤為常用,透過讓患者逐步面對引發強迫思維的情境,同時避免執行強迫行為,以減少焦慮反應。

藥物治療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常用於治療強迫症,這些藥物可調節腦內血清素的濃度,減輕症狀。然而,藥物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且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

其他治療方式

對於對傳統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等新興療法可能提供幫助。

強迫症治療方式

生活中的應對策略

除了專業治療,患者也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管理強迫症:

  • 教育自己:學習關於強迫症的正確知識,有助於了解病情並降低焦慮。
  • 建立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溝通,獲得情緒支持並減少孤立感。
  • 管理壓力:採用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珈,能有效減輕焦慮,降低症狀發作頻率。
  • 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保持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與充足睡眠,有助於改善情緒狀態及整體健康。
  • 逐步面對恐懼:嘗試逐漸降低或延遲強迫行為的頻率,並練習忍受焦慮感,以建立對焦慮的耐受性。

何時應尋求專業協助?

當強迫症狀已對日常生活造成明顯困擾,或您無法靠自己的方式緩解症狀時,建議及早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早期診斷和治療能有效改善預後,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

結語

強迫症雖然影響生活,但透過正確的治療與支持,大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狀,恢復生活品質。若您或親友出現相關症狀,請及早尋求專業幫助。

陳怡穎
|主治醫師
潭子院所
中科院所
文心院所
溫柔傾聽|親切陪伴|專業分析
回上一頁
Read More

推薦更多

好晴天LOGO

診所由醫學中心級主治醫師及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您服務

好晴天LOGO

診所由醫學中心級主治醫師及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