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COVID-19疫情影響,居家防疫成為常態,夫妻相處時間大幅增加,也因此導致摩擦與爭執頻率提升。好晴天身心科診所院長鄭晴指出,疫情期間尋求婚姻諮商的夫妻人數成長約3成,反映出疫情對婚姻關係的衝擊。
一、疫情下夫妻相處挑戰加劇
防疫期間,夫妻因經濟壓力、生活習慣不同、小孩教養理念歧見,以及原生家庭介入等問題,容易引發爭吵。許多夫妻選擇在離婚前尋求專業婚姻諮商,希望修復關係。
二、婚姻諮商的目的與流程
鄭晴醫師指出,婚姻諮商由心理師或醫師擔任中立第三方,協助雙方釐清彼此想法。一般建議進行8至10次諮商,每次約1.5至2小時,透過有效溝通逐步改善關係。
有效溝通的關鍵
- 了解對方的想法與立場。
- 列出爭執點,針對具體議題協商,例如小孩教養標準。
- 尊重並同理對方情緒,避免在情緒激動時作重大決定。
三、婚姻諮商破除迷思
鄭晴醫師強調,傳統觀念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已不再適用。現代婚姻諮商是協助夫妻改善關係、避免婚姻破裂的重要工具,並非揭短或批判,而是提供雙方理解與修復的機會。
四、情緒管理與危機處理建議
夫妻在爭執過程中,應避免情緒化反應。當情緒高漲時,建議暫停討論,待雙方冷靜後再重新溝通。此外,必要時尋求專業婚姻諮詢,能有效防止問題惡化。
五、疫情下守護婚姻關係的關鍵
疫情雖帶來生活模式的劇變,但也是夫妻重新檢視與深化關係的契機。透過良好溝通、互相體諒與專業諮詢協助,夫妻能在危機中找到成長的機會,攜手共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