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變遷、壓力倍增的時代,許多人開始關注身體健康,但當「心」生病了,你會正視它嗎?本篇整理自蕭宇廷院長接受好事聯播網專訪的重點,帶您了解常見的身心困擾,並破除看診迷思。
身心科常見問題與迷思
Q1:看身心科是因為抗壓性太低嗎?
A1:許多人會把身心問題歸咎於抗壓性太低,但其實「心理」也是一種生理狀態,身心生病,代表心情和大腦出現失衡,與抗壓性無關。而且抗壓性本身也是生理指標,當身心狀態不佳時,對壓力的脆弱性自然提高,看似抗壓性不足。若精神狀態不佳、情緒管理出現問題或影響到生活,都可尋求身心科協助。
Q2:現代人最常遇到的身心困擾有哪些?如何自我覺察?
A2:最普遍的是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等,這些狀況若持續影響到工作、家庭、人際,就需要尋求專業幫助。自我覺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評估這些症狀是否影響日常功能。
Q3:看身心科一定要吃藥嗎?
A3:不一定。醫師會根據專業評估擬定治療計畫,包括藥物、心理治療、家族治療、社會支持網強化、TMS等,藥物只是其中一環,許多情況也可能不需要藥物治療。
Q4:心理諮商有幫助嗎?
A4:心理諮商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與心理師,以中立第三者角色,協助個案探索內在狀態,梳理情緒與人生脈絡,進而提升自我覺察與心理韌性。
結語:心理健康需要被看見與重視
蕭醫師提醒,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當你發現情緒低落、壓力無法調適、失眠或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時,這就是身心需要幫助的訊號。尋求專業的協助並不代表自己不夠堅強,而是更懂得照顧自己。
若您或身邊的人正面臨身心困擾,歡迎與好晴天身心診所團隊聯繫,讓我們陪伴您一起找到適合的支持與解方,回到安心穩定的生活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