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Information
醫療資訊
2025 / 06 / 11
憂鬱症

憂鬱症能停藥嗎?NEJM研究揭示的真相與臨床建議

內容目錄

文/北屯好晴天身心診所 藍祚鴻 院長

「憂鬱症能不能停藥?」是身心科醫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許多患者在穩定後期望脫離藥物,但真正的答案並不簡單。根據頂尖醫學期刊 NEJM(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的最新研究,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點方向。

一、 NEJM 研究設計重點

  • 對象:至少兩次憂鬱症發作,或已服藥滿兩年以上、穩定超過9個月
  • 條件:自覺症狀改善、生活穩定、持續用藥療效佳
  • 比較:停藥組 vs 持續用藥組

研究結果:

  • 停藥組一年內 復發率高達 56%
  • 持續用藥組復發率為 39%
  • 停藥組有較高的憂鬱與焦慮症狀

二、該停藥嗎?這不是只有「能」或「不能」的問題

這不只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一個關於風險與選擇的哲學問題。除了症狀穩定與否,還需要考量以下因素:

  •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與發作次數
  • 藥物效果與副作用
  • 個人的復原力與心理支持系統
  • 生活壓力與外在環境
  • 可接受的風險與再發承擔能力

研究與臨床觀察皆指出,即使穩定一年,對於反覆發作的患者仍不建議輕易停藥。每一次復發,都可能對大腦造成損傷,導致後續更難治療。

三、停藥後再發 ≠ 藥物成癮

不少人誤解為「一停藥就復發,是藥物上癮」。事實上,憂鬱症的本質是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若藥物曾經有效,就代表它補足了身體某些不足的部分。停藥後再度發作,反映的不是成癮,而是體質與疾病機轉本身。

四、什麼時候可以考慮非藥物治療?

當藥物效果有限或副作用難以耐受時,可考慮 TMSDeep TMS 等腦刺激治療,以不同機轉進行干預。

同時,心理治療 對於處理長期情緒、認知或人際問題,也能帶來深層而穩定的支持。

五、結論:請別獨自決定停藥,務必與專業醫師討論

每位患者的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單一研究能為所有人提供答案,正因如此,與了解您病史的醫師充分溝通,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無論是藥物、TMS 或心理治療,每一種療法的調整與終止,都需要個別化的判斷與專業評估。

📖 參考文獻

NEJM 原始研究全文

🎧 延伸聆聽:Podcast 解說這篇研究

📍若你正思考是否該停藥,歡迎諮詢我們的專業團隊,一起評估最適合你的照護計畫。

 

藍祚鴻
|院長
潭子院所
北屯院所
專業判斷|理性分析|人本關懷
回上一頁
Read More

推薦更多

好晴天LOGO

診所由醫學中心級主治醫師及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您服務

好晴天LOGO

診所由醫學中心級主治醫師及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