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經顱磁刺激 TMS 是根據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原理,透過放置於頭部的特製金屬線圈,產生快速變化的電流,進而形成感應磁場,此磁場可以穿過頭骨於對應的大腦皮質上產生一個感應電流,該感應電流即可調節大腦神經元,以微弱電流來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抑制功能過度活躍的腦區,進而影響與情緒調節相關的腦區的神經迴路,改善臨床症狀。
目前已有相當多文獻及臨床經驗顯示 TMS 為一個安全及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有抗憂鬱的效果,卻沒有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情緒、自律神經活性、睡眠、注意力、疼痛等症狀。
美國 FDA 已在 2008 年核可用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憂鬱症個案,台灣衛福部 TFDA 也在 2018 年通過 TMS 用於治療反應不佳的憂鬱症個案。
目前 FDA、TFDA、CE 已通過新一代 TMS — Deep TMS 用於治療憂鬱症及其他身心疾患,電流能進入較深層的大腦皮質,為憂鬱症患者的新選擇。
許多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在某些特定腦區(目前發現最主要為左背外前額葉皮質 DLPFC)常見有功能性低下的情形,與其相對應的腦部迴路(主要為膝下前扣帶回 sgACC )的功能也跟著出現變化,TMS 透過電磁場於大腦皮質表面產生電流,對於功能低下的腦區直接施予刺激以活化大腦神經元,這就是重覆經顱磁刺激 TMS/TBS 用於治療憂鬱症的主要治療原理。
TMS 療程每次需 10 至 90 分鐘(依施打方式不同而時間不同),首次治療搭配前後測驗及相關腦區定位則約需40~80分鐘,療程一開始時,一週約需施打 3 至 5 次,每個療程按個案狀況不同需施打 10 至 30 次,患者接受一個完整的急性治療療程後,按照治療次數及本身狀況不同,可維持數月至數年不等,中間可能需要視情況接受補打。
在急性療程結束後,大多數患者的治療頻率會逐步降低,從 1 至 2 週一次,減少至數週、每月一次,甚至更長間隔。
隨著累積的劑量足夠,效果會更加顯著,加上間歇性的維持治療,療效可再延長,此部分較個別化,需與臨床醫師進一步討論。
TMS 為美國 FDA、台灣衛福部 TFDA、歐洲 CE 均核准之憂鬱症腦刺激治療法,非侵入性地直接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抑制活性過高的腦區,調節腦部整體功能來改善憂鬱症相關症狀,可單獨治療或合併藥物及心理治療。
至於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 TMS 呢?由於憂鬱症為多因性且異質性相當高的疾病,成因複雜,大致上可從本身生理體質、心理壓力調適、過去經驗、外在環境等多因素共同造成來解釋,而這些因素彼此之間會互相影響。
生理因素上目前已知較主要的原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及大腦相關腦區失衡所致,目前生理性的治療主要就是:
部分個案採用藥物治療或 TMS 治療單一方式即有改善,部分個案則需採用合併方式治療。
若您或憂鬱症親友有以下這些情況的話
建議可考慮 TMS :
藥物治療反應不夠好,一直無法更進步 | 躁鬱症之鬱期 |
藥物治療有難以忍受的副作用 | 焦慮症、強迫症、自律神經失調 |
不想吃這麼多藥,想減輕或甚至擺脫藥物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目前已服用多種其他科藥物,擔心複雜的藥物間交互作用 | 肌纖維疼痛、神經痛 |
哺乳個案不希望藥物影響乳汁成分 | 肌纖維疼痛、神經痛 |
思覺失調症之聽幻覺及負性症狀 | 耳鳴 |
若您或憂鬱症親友有以下這些情況的話,建議可考慮 TMS :
初步了解 TMS 的治療療程與適用對象後,以下為您總結 TMS 經顱磁刺激治療的主要優點與限制:
TMS 治療優點
TMS 治療限制
TMS 主要針對特定身心症狀可能有改善,並非萬能。此外,治療效果具有個體差異性,無法保證所有患者都能獲得相同的顯著改善。因此,在選擇 TMS 治療前,建議要與專業醫師進行充分溝通,以評估是否為合適的治療方案。
台灣衛福部 TFDA 於 2021 年 5 月通過 Deep TMS 使用於重度憂鬱症的治療,為憂鬱症除了藥物及傳統 TMS 之外的生理介入新選擇。不少人可能會對 TMS 與 Deep TMS 之間的差異感到好奇,比如兩者的原理有何不同?適用對象是否有所區別?下方我們簡單說明差異:
一般來說,TMS 治療幾乎沒有什麼明顯副作用。治療初期可能會有輕微頭暈、頭痛或睡眠影響(較好睡或輕微失眠)的症狀,但大多數個案經過幾次治療後就不會再有此症狀。
TMS 治療之個案,約萬分之一到二可能會有癲癇發作情形,但一般來說,若個案無癲癇病史及家族史,無服用可能誘發癲癇的藥物,幾乎不會發生癲癇。
TMS 於國外自 1990 年代初以便開始於臨床使用,迄今為止未發現有明顯之長期副作用。
以下這些狀況為治療禁忌症:
首次 TMS 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大約要 90 至 180 分鐘。
個案進行完整評估後,藉由電腦計算及定位運動皮質區,來定位出正確的憂鬱症腦區,決定施打模式,調整劑量後,便可進行第一次施打。
不用特別準備什麼,治療完成後您可以立即返家或回歸工作崗位,不會影響您的日常生活。
單次收費 3,500 元,不綁療程。一個較完整的治療療程通常須包含 10 至 30 次治療。
TMS 經顱磁刺激已成為治療憂鬱症與其他身心疾患的新選擇,但實際療效如何?以下我們透過數據分析與案例分享,帶您深入了解 TMS 的治療成效:
目前文獻上關於藥物或 TMS 的憂鬱症療效統計,多是根據研究定性定量介入的結果,實際臨床個案於個別化的治療下,加上多種治療方式可選擇或合併的條件下,反應率通常可明顯高於研究中的定性定量治療計畫。
比如現今抗憂鬱藥物已有很多種選擇可嘗試,這麼多選擇下很高機率會有適合個案的藥物,亦可雙線或多線藥物治療,而 TMS 也非固定單一打法,個別化的治療才能提高成功率,而上述這些方式都可再搭配其他種類的治療做多元性的合併治療,醫師可運用這些多元的方式來顯著提高憂鬱症治療的成功率。
我們團隊分析了 513 位於好晴天接受 TMS 治療的憂鬱症個案資料,以數據呈現個案於本診所之臨床治療情境下的真實反應,以下是我們的 TMS 成效分析的結果摘要,供來診個案及家屬們參考。
⇨ 結論:經過一個較完整的療程,將近九成以上的個案都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 結論:治療 9.3 次及 16.9 次之後,憂鬱及焦慮狀況明顯改善,達極高度統計顯著性差異;施打 16.9 次後結果又明顯較 9.3 次時進步更多。次數較多,效果較好。
我們將接受超過 30 次rTMS的個案單獨分析,觀察狀況是否能再更好。共 53 位個案(10%)接受超過 30 次的rTMS急性治療。
⇨ 結論 1:初期有進步而能持續至30次的治療,將近九成個案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 結論 2:個案之憂鬱症狀,隨著施打10、20、30次後明顯越來越進步,達極高度統計顯著性差異。次數較多,效果較好。
⇨ 結論 3:雖然這些個案較嚴重,但效果與整體個案相較並未較差。
我們以線性回歸分析 (linear regression) ,探討憂鬱症進步幅度與施打前憂鬱症嚴重度、性別及年紀的關係,發現治療後憂鬱症的進步幅度:
我們將治療前個案依照憂鬱症嚴重度分為輕度(41人,8%)、中度(97人,19%)、重度(354人,69%),比較這三群個案完成一個療程後進步程度是否有差異。各組人數比例經卡方檢定 (Chi-Squared Test) 後無統計上顯著差異,再次印證進步幅度與憂鬱症嚴重度無關。
⇨ 結論:憂鬱症改善幅度與施打前憂鬱症之嚴重度無關,較輕微及較嚴重的憂鬱症進步幅度相當。
憂鬱症或其他需要 TMS 治療的身心狀況因成因較複雜,可能與生理、心理或環境壓力等多種因素都相關。因此,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全方位考量。好晴天身心診所有專業的 TMS 經顱磁刺激治療團隊,搭配經驗豐富的醫師、心理師團隊,根據每位患者的狀況進行全方位評估,幫助您規劃個別化的治療計畫。
好晴天溫馨提醒:
如果您發現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出現憂鬱或其他心理不適,請不要猶豫,應立即尋求身心醫療專業的協助。好晴天陪您走出更多可能。
門診與醫師討論是否合適開始 TMS 治療。
需要較長的時間,約需90~180分鐘。個案進行完整評估後,藉由NIRS腦功能檢測、定位運動皮質區,來定位出正確的憂鬱症腦區,定位出正確腦區,決定施打模式,調整劑量後,便可進行第一次施打。
每次約需10~90分鐘,視個案施打方式不同及有無增加其他檢測而花費不同時間,若醫師因個案狀況不同而有調整治療策略,則可能花費更長時間。